11 月9 日,西河体育公园银杏大道,银杏果挂满枝头 姚晨雨 摄
银杏果
银杏树是南充较为常见的一种绿化树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秋季叶黄后更是十分美观。10月以来,银杏进入成熟期,近期冷风冷雨过后,很多地方的银杏果便俯拾皆是。
13日,记者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皮肤科获悉,近期不少市民因为接触银杏果患上了“银杏皮炎”。
接触银杏果后 可能患上皮炎
“前阵子看到银杏果开始掉落,觉得是好东西,便捡了半斤回家,没想到过敏了半个多月。”近期,70多岁的陈婆婆因为接触银杏果,手部起红斑和丘疹,奇痒难耐,到医院就医才得知是银杏果过敏,花了半个多月进行脱敏治疗和局部用药才好转。
据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皮肤科主任赵菊花介绍,每年的10月开始,不少市民会因为“银杏皮炎”前来就诊,都是因为接触了银杏果出现各种皮肤症状,主要集中在手部和脸部。截至目前,今年“银杏皮炎”尚未大量出现。但近期仍是银杏果成熟期,易过敏人群和儿童要注意街边或者小区的银杏果不要随意摘、随意捡。
记者从该院急诊科获悉,根据往年的病例,有的市民听信银杏果炖鸡可大补,但食用过多出现了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出现过惊厥、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银杏果有毒 多食令人腹胀
据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张仕瑾博士介绍,银杏果,又称白果,是银杏树的种子(银杏为裸子植物,种子裸露在外,白果不是银杏的果实),《本草纲目》中曾记载其“性温有小毒,多食令人胪胀”,也就是说吃多了还会肚子胀。白果有毒,就是常说的白果毒素,这种毒素有抑制神经细胞信息传导素Y-氨基丁酸合成的功能,具有神经毒性,可导致呕吐,腹泻和抽搐。这种白果毒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热稳定性能良好,不会因为蒸煮炒或微波炉加热而降解。
未成熟及未经烹煮的白果毒性较强,与白果含有的另一种物质——氰苷有关。氰苷本身没有毒,但在不同条件下易被稀酸和酶催化水解转化成氢氰酸。氢氰酸属于剧毒类物质,有呼吸抑制的作用。烹煮可除去氰甙等不耐热毒素的毒性,从而降低白果的毒性。
此外,白果肉质的外种皮和里面硬的中种皮以及膜质内种皮中含有白果酸、氢化白果酸、白果酚等成分,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能引起接触性皮炎,部分人员会产生过敏反应。在捡白果和清洗白果的过程中,最好戴上手套,出现过敏需立刻就医。
吃法有讲究 记住这三点
那么,白果到底能不能吃呢?张仕瑾介绍说,白果内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是很好的坚果种类,也有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就记录了有关白果的药用价值——“能入肺经,益肺气,定喘嗽,缩小便”。而现代医学证实,白果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黄酮类和改善微循环物质萜类化合物,还含有多糖等成分也的确对人体有多种好处。
白果好,但吃法有讲究。第一,白果生食毒性大,一定要做熟了再吃,经水煮加热后,能减轻部分毒性。第二,加热毒性不能完全祛除,食用不能过量;儿童吃炒熟后的白果一次不宜超过5粒,成人吃炒熟后的白果一次吃10粒至20粒为宜。第三,食用之前,不但要去掉黄白色的外壳,还要去掉内层的红褐色的薄皮以及中间的绿色心芽等毒性成分含量较大的部位。在民间对白果的去毒处理,一般都是先去掉胚芽,然后再用清水浸泡,之后再高温烹饪之后才吃。(记者 王治钦)
相关链接
银杏叶泡水好处多?
有市民专门捡银杏叶回去泡水喝,说是能帮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据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张仕瑾博士介绍,银杏叶里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双黄酮和内酯类化合物,水溶性很差,必须要用有机溶媒才能提得出来。如果直接捡回来用水煎煮,不但有效成分提不出来,反而是白果酸这些有毒成分会被泡出来,喝了有害无益。
其次,路边采摘的银杏叶很多都是属于景观、绿化植物,这些植物都会定期喷洒一些农药,不宜随意泡水喝。
再者,银杏叶若入药,不能用变黄了的叶子,更不能用掉在地上的落叶。药用的银杏叶要在秋季叶子还绿着的时候采收,并且要及时干燥,经过严格的工艺提取流程,最终才能用于药物制剂。
银杏果为什么那么臭?
不少市民觉得银杏果气温难闻。那么为什么银杏果会散发出臭味呢?
据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张仕瑾博士介绍,其实“银杏果”它不是果实,是种子。因为它是裸子植物。它的种子可以分成种皮和种仁两部分。种皮自外向内分成三层:最外层是黄色肉质的外种皮;中间是白色坚硬的中种皮(白果壳);里面是一层很薄的红色内种皮,就包在种仁(白果)外面。在这三层种皮里,外种皮含有多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是丁酸和己酸这两种低级脂肪酸。正是它们使银杏的成熟种子散发出阵阵臭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