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车辆不带泥上路,助力城市文明提升
“鲜花因绽放而美丽、城市因文明而进步”“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细微之处见公德、举手之间显文明”……5月23日,记者在主城区一些建筑工地看到,其施工围挡上设置了很多宣传城市文明的公益广告。
据了解,我市坚持统筹推进工程建设和安全文明施工,着力营造文明施工氛围,不断积蓄城市文明的力量。
文明施工 降低扬尘和噪音污染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嘉陵区的南充高中文峰校区项目建筑工地入口处,发现工地建了标准化进出通道,设置了人脸识别通道、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对人员进出实行实名制管理。
在通道一旁,还建有车辆冲洗系统,每一辆驶出工地的车辆,都要通过涉水池,再经冲洗后,“干干净净”地驶出工地。一旁有工人值守,如车辆未冲洗干净,将进行人工冲洗。
工地醒目位置,建有一个LED显示屏,上面滚动显示工地PM2.5、温度、湿度、噪音、风级、风向等实时数值,通过这些数值,可以及时了解工地是否存在扬尘、噪音污染等。施工方现场负责人介绍,为了降低环境污染,项目部建起了在线监测系统,通过传感监测设备,实时监测PM2.5数据与施工现场的喷雾系统实现联动,一旦PM2.5达到限定数值,工地的抑尘装置将自动开启,及时防尘降尘。
“这些数据和生态环境、住建等部门联网,监管部门也可以对工地的文明施工进行实时监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顺庆区玉带路雨污分流改造项目施工现场,施工围挡上的喷淋系统,源源不断地喷洒雨雾,为工地降尘。“施工围挡也特别讲究,既要整洁、安全,还要绿色、美观。”施工方现场负责人说,工地使用的是新型节能围挡,拆卸方便、可重复利用,其顶部安装了照明设施,通过太阳能电池实现光电转换,白天用蓄电池蓄存电能,晚上通过控制器为围挡亮化光源供电。
宣讲文明 工地围挡成为新载体
“鲜花因绽放而美丽、城市因文明而进步”“践行荣辱观、文明伴我行”“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细微之处见公德、举手之间显文明”……主城区一些建筑工地的施工围挡,设置了很多宣传城市文明的公益广告,潜移默化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如果说建筑工地是建筑行业的“窗口”,那么工地围挡就是建筑工地的“脸面”,把“脸”洗干净了,化上“妆”了,整个工地才有了“精气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我市坚持把建筑工地施工围挡作为城市文明宣传的重要阵地来抓,督促各施工项目部合理、美观、干净、整洁地设置公益广告,各工地责任单位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及时对破损、老旧宣传广告进行清洗、维护、修复和更换。
“为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我市还大力推行绿色施工,鼓励施工企业加大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智慧工地’打造,全面提升建筑工地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管理水平。”该负责人说。(记者 李奎 见习记者 郑锐 文/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