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课下乡携手成长”活动现场 夏雨婷 摄

  近年来,南部县抢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机遇,围绕“建设、宣传、引领、服务”,通过健全机制、建强阵地、精准服务,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让文明新风吹进城乡每个角落。

  Part1 三级联动确保运行有序高效

  每天,在蜀北街道新华路西段社区,居民们茶余饭后都会来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读书、看报、练习书法、排练文艺节目等。

  近年来,南部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内容,确立了“以党建引领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全面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明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功能定位、职责划分、工作流程、人员队伍等,建立完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中心、所、站三级贯通的机制,实现有序高效运转。

  “县委书记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乡镇(街道)党委主要负责人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村(社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南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钟伟介绍,该县还制定了文明实践重点工作项目清单和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重点任务清单,确保三级平台全覆盖建设,不断延伸文明实践触角。

  除此之外,为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南部还运用文明积分、典型选树等创新方式,吸引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文明实践活动。

  “有效地整合资源、投入保障、督导考核,实现中心、所、站三级贯通、协调联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钟伟说,下一步,将持续完善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明晰责任、强化考核,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Part2 全县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91个

  走进南部县蜀北街道新华路西段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楼梯间内,书有“关爱老人”“敬老爱老”的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二楼宽敞的大厅里,阅读区、书法区、活动区等多功能服务区干净整洁,设施设备齐全。

  阵地建设是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深走实的基础。近年来,南部县打破阵地壁垒,对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和各部门的各类场所进行盘点、统筹、归类、整合,实现场所与设施融合、功能与活动融合。通过规范开放,突出功能化服务,建强实践阵地,推动各项文明实践活动遍地开花,打造群众的“精神加油站”。

  截至目前,全县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文明实践所42个、文明实践站491个,实现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

  “在建设阵地的同时,我们还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与县融媒体中心等有机融合,打造线上文明实践平台。”南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小红介绍,下一步,将持续强化阵地建设和运行管理,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遍布城市乡村,积极开展各种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Part3 构建“1+8+N”志愿服务体系

  5月18日,在南部县城幸福路、北环路等地,南部县委办干部职工一行30余人,身着红马甲、佩戴红袖标,拿着清扫工具,来到包联街道开展大扫除及文明劝导活动。

  “每周四下午,各单位都要对包联街道开展大扫除、文明劝导,通过实际行动为美丽南部贡献力量。”南部县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不少市民自发参与清洁街面、引导交通等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实践蔚然成风。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具体展现。“我们灵活制定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将每月5日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集中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李小红介绍,针对不同群体的文化程度、需求取向等,通过“讲、教、评、帮、乐、礼”等方式,搭建起理论宣讲、文化惠民、文明践行、助学支教、健康服务、科技普及、法律援助、卫生环保等8大平台,构建“1+8+N”志愿服务体系,生动实践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在此背景下,“五课下乡携手成长”“童伴美好文明南部”“守护家园绿色环保”“尊老扶幼助残济困”等一批主题鲜明的志愿服务项目落地生根。

  近年来,南部县开展传播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次。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并非一时一地之事,而要聚全民之力,久久为功。”南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钟伟说,下一步,将坚持党建引领,立足群众需求,围绕宣传党的政策、培育时代新风、传播优秀文化、做实志愿服务等工作目标,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品牌化、特色化,引领带动更多人加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中。(张良 夏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