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一片发展的热土。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提高政协贡献率?七届市政协以来,南充市政协坚定落实省政协“四心”总体思路,突出质量导向,推动全市政协系统把提质增效贯穿提案履职全过程各环节,广泛凝聚人心和智慧,为南充组团培育省域经济副中心、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强劲新动力。

  坚持“维护核心” 党的领导贯穿始终

  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最广泛、最规范、最有效的方式,提案工作如何体现维护核心?在今年3月召开的南充市政协提案工作座谈会上,“维护核心”成为最热话题。

  “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讲政治、守规矩、重品行’重要要求,加强对委员的教育引导。”南充市政协主席廖伦志指出,要始终做到党政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提案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确保提案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发展。

  今年,南充市政协系统紧扣“2023年创新进取主题年”履职要求,组织提案委全体委员认真参加学习培训、委员视察和提案调研、督办协商等活动,不断提升委员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截至目前,共开展调研督导协商40余次、举行线上线下“委员读书”活动100余次。

  在行动中增强能力,在学习中提升水平,全市广大政协委员更加明晰肩上重任。南充市政协委员、中共界别召集人刘诚表示,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委员,将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严守政治规矩,切实肩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把党的“好声音”送到界别委员和群众身边。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创新开展提案工作,不断提升能力与水平,推动新时代基层政协工作焕发新活力。”南充市政协提案委主任邓学龙说。

  坚持“服务中心” 资政出力贯穿始终

  南充市政协党组要求,围绕党政中心转、盯着发展大局干。全市政协系统齐心协力、团结拼搏,提案履职你追我赶、比学赶超,助力发展大计,助推南充大事。

  南充市政协秘书长陈勇介绍,七届市政协以来,共征集到提案1193件,提案立案率达90%以上。未予立案的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切实做到事事抓落实、件件有回音。

  南充市政协七届19次主席会议审议确定了“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打造嘉陵江300里风景道”等10件年度重点督办提案。此外,全市广大政协委员围绕“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医卫副中心”“加快建设川东北金融中心”等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课题展开调研,提出建议。多件提案和建议被中共南充市委、南充市政府吸收采纳,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在高坪,全区政协委员紧扣培育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三大千亿产业”等全区大事征集提案、交办提案、督办提案,在推动“大城门户”“森林城市”“活力高坪”建设中贡献了提案力量。

  阆中市政协持续关注阆中古城保护和管理,连续三年将“加强古城保护和执法监管”作为年度重点督办1号提案。目前,阆中已组建古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出台了古城维修系列配套政策,助推了古城文旅融合发展。

  顺庆、嘉陵、西充等区县政协紧扣做强省级南充临江新区产业支撑、繁荣发展城区“夜经济”、加快建设高品位城市公园等重点工作积极开展提案履职,经济发展活力迸发。

  当下的南充,政协提案工作已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力量。据了解,政协提案办理已全面纳入中共南充市委市政府目标绩效考评体系,从而倒逼提案承办单位更加务实高效办理。

  坚持“为民初心” 协商为民贯穿始终

  “提案工作中,我们始终坚守为民情怀。”在南充市政协提案委工作多年的赵海生介绍说,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共征集到“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在落实‘双减’政策中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等民生类提案219件,占比高达36%,均已得到承办单位认真办理。

  “今年2月,收到市政协‘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重视推进低收入群体就业工作’等10余件民生类提案后,我们组织专门力量,深入企业一线和基层群众当中,开展专题调研,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市人社局局长何刚介绍,结合提案建议,南充制发了《南充市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三十九条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南充市农民工服务工作获得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已是连续第三年被省政府评为A级。

  征集、审查和办理提案的过程,就是党委政府通过人民政协倾听群众呼声、把握群众期待、回应群众关切的过程。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基层社区在卫生服务中心功能建设上还存在较大短板,群众反映也很强烈。”这是郭敏等8名委员联名撰写《关于持续推进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配套建设的建议》的初衷。

  面对三年疫情防控实践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南充市政协提案委通过召开知情明政座谈会,点题式征集培育重点提案。委员们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引起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大加速了全市健全诊室设置、加强软硬件建设、完善管理制度等工作进度。

  坚持“凝聚人心” 汇集合力贯穿始终

  按照“同心共建现代化南充”安排部署,南充全市政协系统以“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为契机,整合原有提案办理协商方式,市、县两级联动履职,创新开展“提案办理协商月”活动,以提案工作的方式之变,实现提案服务的效能之变。

  “办得很好!”“我对‘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建议’等提案办理结果非常满意……”在走访提案办理大户座谈会上,唐宗政、成东朗、王腾荣等委员对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提案办理工作竖起了大拇指。

  每一件提案的背后,是对全面发展的殷殷期盼,是心系民生的真挚情怀,是委员及界别群众的智慧凝结。

  谈到《关于加强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建议》的界别集体提案,市政协委员成东朗深有感触:“我们多次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集界别委员和群众之智,提出了‘加快建立高标准农田项目设计方案审查机制’‘探索建立高标准农田投入产出效益评价机制’等建议。”

  提案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一头连着党委政府。南充市政协分批次开展提案者、承办单位、群众代表面对面协商,做到提案办一类、协商深一层、共识增一分。

  “收到‘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延伸工业产业链条’等提案办理回复后,看到一条条建议为助推发展作出了贡献,我们都感到由衷地高兴。”丁健康、马婕、罗锐等提案参与委员对相关提案办理给予了高度评价。

  企业界对南充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普遍感到满意,进一步增强了投资信心。三环电子深耕南充十余年,项目从一期做到十几期,企业负责人多次公开表示“南充环境优越,希望与南充的合作‘没完没了’”。(朱江 记者 张春华)